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45輯,以社區認同為主題,來到新北新店的社團法人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 ✿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社區認同
—— 新北新店 - 社團法人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
協會位在新店與烏來的交界處,「不山不市」的邊陲地帶面臨著資源不是分給市區的組織,就是分給部落的處境,協會所能取得的資源相對較匱乏。
協會看到家長多要到市區去工作,且工時較長,所以孩子們常在晚餐時間還看不到家長回來,因此開辦課後陪伴班,成為孩子放學後的落腳處,不僅作為課後照顧的據點,也是部落的共同廚房,滿足孩子們的身心需求。
▌當 兒福聯盟 X 社團法人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 成為夥伴
資源貧乏下,協會只能做課後陪伴,有感於孩子身處部落卻不熟悉部落文化及語言,兒盟從112年9月起開始培力協會至今,辦理「童聲共鳴-族語課」、「部落文化探索」等在地兒少課程,融入採集、生活、飲食、狩獵及音樂等元素,豐富課程內容,也讓孩子從小潛移默化培養出對部落文化、社區特色的認同。
短短二年多的時間,孩子從原本只是愛唱歌,到去(113)年第一次參加國際同濟會總會50屆北二區兒童才藝薪傳獎初賽得到冠軍,展現出學習成果,也讓孩子信心大增;今(114)年4月12日協會帶領孩子們,參加兒盟「Kids Hz! 呼叫寶貝星球|𝟮𝟬𝟮𝟱 兒童節玩樂會」淡水場,上台表演部落歌謠「凱旋歌」,清澈嘹亮的歌聲贏得熱烈掌聲。協會理事長温師母表示,沒想到只是單純想讓孩子學族語的「童聲共鳴-族語課」,竟能成為孩子提升自信的契機。
▌實踐兒少權利,更能理解並增能孩子
為了增能組織在兒少服務的規劃,並著重兒少的需求,兒盟在這兩年辦理多場培力課程。師母分享,在課程中學習到維護兒童權利的重要性,特別在兒少表意權部分。在實踐的過程中,師母觀察到透過讓孩子參與的過程,孩子從原來對什麼都興趣缺缺、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到後來能對於自己想上的課程提出想法,孩子藉此學會為自己發聲,體現了兒童表意權,也提高了學習意願。
▌陪伴孩子,也陪伴大人在教養路上停看聽
值得一提的是,兒盟於112年推廣No Hit Zone零暴力空間時,協會第一時間加入成為零暴力空間夥伴,後續師母還協助拍攝零暴力空間推廣影片。影片中師母提到希望協會成為零暴力空間,當孩子做錯事或功課寫不完時,需要的是大人的引導陪伴,無論如何都不能用暴力來對待孩子,用肯定支持的心態來跟孩子相處,孩子才能好好長大。
師母分享協會實際服務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家長跟孩子相處過程中,情緒失控的狀況,師母此時會先同理家長當下的情緒,並引導家長思考,若採取打罵的方式並不會達到效果,反而會激化親子衝突,導致親子關係疏離。也會跟家長討論如何在適當的時機,運用正向教養的技巧處理親子管教的議題。師母表示希望將協會營造成一個不需要使用暴力的場所,希望讓來協會的親子在潛移默化中,大人學會用「停看聽」的方式來和孩子相處,讓暴力絕跡。
總令人感到溫暖與堅定的師母是協會的中流砥柱,平日處理繁忙的會務外,還擔任族語課老師及協助烹煮晚餐點心等工作。去(113)年年中因師母生病需要長期治療,休養過程中師母觀察到協會孩子因此變得懂事,會自動自發幫忙做事,也會對師母噓寒問暖,師母覺得孩子們突然成長許多,深感欣慰。
多年來,協會持續且溫柔地照顧著龜山及屈尺地區的孩子們長大,滿足了孩子渴望父母陪伴的需求。近年來受到通膨影響物價大幅上漲,讓長期以來仰賴小額捐款及補助免費提供兒少課程及活動的協會備感艱辛,希望協會對孩子的付出能廣為人知,爭取到更多的資源,讓兒少服務能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