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兒少增能
—— 嘉義水上-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

 
現代社會,讓人更容易感受到孤單與心理疏離,當孩子面臨各種生活壓力但缺乏出口時,周遭的支持,就顯得更加重要,而社區,便是支持的重要來源。

每個人都是在社區成長的,回顧記憶,除了父母、師長、同學外,有沒有幾位社區大人的身影,會浮現在腦海中?例如會拿東西請自己吃的鄰居,或者關心自己的早餐店阿姨?他們對我們又帶來怎樣的影響?兒盟在嘉義縣水上鄉,合作的【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就想帶孩子發展這樣的社區連結,希望孩子能夠實際走入當地生活、瞭解自己的故鄉。

兒盟於112年10月開始與協會合作,當時協會除了既定的課後照顧外,也想提供孩子更多不同的學習刺激,並讓孩子建立在地認同,於是兒盟便開始挹注資源,與協會陸續合作「戲劇與家鄉課程」、「尋找水上在地風土課程」,以及今年度的「小小導覽員課程」。

【戲劇與家鄉課程】、【尋找水上在地風土課程】都結合了在地元素,希望讓孩子與社區更有連結,例如戲劇課程,會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在地體驗,進一步發展戲劇創作,例如:用不同媒材重新建構出水上夜市的攤位,並擔任攤主角色,除了讓孩子深化在地印象,也能夠發揮創意。

而在地風土課程,會帶孩子走進社區,認識水上的景點、美食、農特產等,協會就分享,有一次的課程,是邀請親子一起逛菜市場,讓孩子學習如何挑選、採購食材及料理,而有一對母子,原本都是由媽媽一手包辦採買和料理,但經過這次採買活動,孩子更體會到媽媽平時的辛勞,而媽媽也發現,原來孩子是對料理有興趣的,增進彼此瞭解的同時,也讓母子的日常分工,有了更多不同的可能。


▲親子一起到菜市場採買食材

今年度的小小導覽員課程,協會則連結了在地的更多店家,例如連鎖餐飲店、花藝店、文創店、點心攤車、在地餐廳等,每次除了會讓孩子到店家體驗不同的手作外,也會聽老闆分享創業故事等,而在課程最後,會邀請孩子根據剛剛的體驗和聽到的故事,用學到的導覽技巧,口頭介紹店家30秒到1分鐘。


▲到在地餐廳體驗製作雪Q餅


▲到連鎖餐飲店自己做珍珠鮮奶茶

協會表示,孩子從原本的害羞不敢上台,到後來變得更有勇氣站在台上,在過程中,導覽的老師不斷鼓勵孩子:光是敢站在台上,就已經很勇敢、很棒了!讓孩子漸漸累積勇氣和自信,也從一次次的練習中,慢慢克服恐懼;而有些孩子,甚至會覺得講一分鐘不夠,會想繼續介紹,也可見孩子在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


▲整理社區踏查的資料


▲孩子上台練習自我介紹

更令人感動的是,協會分享,有一間孩子拜訪的點心攤,因為剛好離據點很近,所以最近孩子經過攤車時,都會開始跟老闆聊天互動,而且因為今年度的課程,家長覺得滿有趣的,所以有些家長都會持續跟孩子來參加,增加了親子同樂的機會;而原本有些社區家長不認識協會,也因為這些課程,開始知道協會在做甚麼,與協會的關係更靠近了,協會說,現在家長都會交換他們課程的訊息,所以後面開設的一些課程,報名人數也增加了!


▲孩子在店家體驗後,試著上台介紹

這些其實也正是兒盟的【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計畫】希望帶來的影響─希望讓社區資源共同發揮力量,陪伴孩子成長、擁有快樂充實的童年。當孩子能夠透過這些課程,與社區中的人們連結,便能擁有豐富的人際支持,孩子與家庭不再是孤島,而能與社區中的資源,形成一整個綿密的連結網絡。

在這鄉村人口大量外移的世代,當孩子與社區互動的過程中,認知到「我所屬的地方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他也會感受到「我自己是有價值的一部分」;而當孩子自我價值提升、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背景時,他更可能積極投入社區,進一步加深對社區的歸屬感,如此便不斷正向循環,讓社區與兒少雙向提升,未來成長時,也能即使「離鄉但不離家」。

我們與社區聯手,不只提供孩子餐食的溫飽、解決孩子在社區遊蕩的情形,更希望透過這些課程和社區民眾給孩子的肯定,陪伴孩子自信成長,達到兒少、社區一起共好,這正是兒盟【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計畫】的核心精神所在。

———
󠀠
嗨!歡迎你來到新系列《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在這個系列中將會與你分享,兒福聯盟的服務方案 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 的服務故事 ✿
󠀠
———
󠀠
✦ 給孩子1+1大於2的愛 ✦
󠀠
兒福聯盟長期幫助台灣各個角落的弱勢兒少及社區組織,目前已合作超過90個在地組織,一起陪伴孩子灑下種子。誠摯地邀請您一同響應「社區組織支持計畫」,讓孩子們能夠逐漸茁壯,找到生命中的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