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說明
累積服務人次1,100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基國派部落公共事務發展關懷協會,由於地處偏遠,缺乏兒少資源挹注,加上部落中有許多單親、新住民以及低收入戶的孩子,協會認為「社區工作的推動,與人的關係息息相關」,因此透過陪讀班、訪視家戶等,提供照顧關懷,建立關係及凝聚社區情感。爾後在2019年成立兒童課後陪讀班,除了照顧學齡前的幼童,也服務部落中的特教生。此外,協會還會發放愛心物資提供給弱勢家庭,並連結各界資源辦理有益兒少身心發展的多元課程活動,促進孩子全面性的成長。
兒福聯盟服務成果
兒福聯盟自111年6月始培力基國派部落公共事務發展關懷協會,提供桃園復興鄉的兒少,參與「傳統歌謠」及「爵士鼓」等講師材料等費用。112年,進一步挹注「傳統編織課」、「傳統歌舞」等多元課程。由於辦理爵士鼓課程,讓部落的2個孩子發現自己對於爵士鼓很有天分,學習很快表現也很好,就算在課程結束後,也願意自費到山下的大溪鎮上找專業老師繼續學習。
自113年開始,協會除了原先穩定開辦的「傳統編織歌舞課程」外,延續前一年度的多元課程,新增辦理「文化繪畫」課程,由部落長大並學有美術專業的青年當講師,傳授泰雅圖騰認識與彩繪設計等知識,讓孩子藉由彩繪部落牆面畫出部落故事,增進兒少對於部落及社區的認識與認同。截至113年12月31日,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1,100人次。
114年,持續辦理「文化繪畫」課程,將由平面繪畫方式進階到運用複合藝術媒材結合泰雅圖騰,設計創作部落社區作品;新增的「泰雅木琴製作、打擊教學」課程,將教導孩子學習泰雅特有木琴製作、木琴打擊教學及部落歌謠練習。藉由以上課程希望能引發孩子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多元教學及文化傳承效益。
自113年開始,協會除了原先穩定開辦的「傳統編織歌舞課程」外,延續前一年度的多元課程,新增辦理「文化繪畫」課程,由部落長大並學有美術專業的青年當講師,傳授泰雅圖騰認識與彩繪設計等知識,讓孩子藉由彩繪部落牆面畫出部落故事,增進兒少對於部落及社區的認識與認同。截至113年12月31日,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1,100人次。
114年,持續辦理「文化繪畫」課程,將由平面繪畫方式進階到運用複合藝術媒材結合泰雅圖騰,設計創作部落社區作品;新增的「泰雅木琴製作、打擊教學」課程,將教導孩子學習泰雅特有木琴製作、木琴打擊教學及部落歌謠練習。藉由以上課程希望能引發孩子學習興趣,進而達到多元教學及文化傳承效益。
▲ 文化繪畫課程-孩子專注聆聽老師傳授繪畫技巧
▲ 在協會戶外廣場,跟隨老師的動作和指令,熱情舞動身體學習泰雅傳導舞蹈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