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說明
累積服務人次6,037
協會創辦至今已16個年頭,由「一群大學生,一間小社辦」發起澎湖在地表演藝術的推廣,透過街頭巡演、校園活動、青年號召等形式,促進人、藝術以及澎湖的連結。開始營運兒少據點的源起,則是因為看見馬公市內,有許多的孩子因為父母親工作的關係,直至晚上八、九點,仍獨自留在便利超商或在街頭遊蕩,只為等待父母親返家。感受到兒少課後陪伴照顧的需求後,便於馬公市內設立公益的課後據點,結合協會在表演藝術方面的專長及資源,提供豐富的多元課程,讓孩子即便於放學後,也能接受有品質的陪伴。
兒福聯盟服務成果
兒福聯盟自112年6月起,與澎湖縣表演藝術推廣協會合作,於澎湖馬公辦理兒少的「音樂創作」、「手繪創作」課程,藉由在地元素及藝術的融合,推動藝術在地化,讓孩子在增能的同時,也能增加對於澎湖的認識。
自113年開始,新增「流行街舞」、「烘焙手作」等課程,除了活用協會在表演藝術的專長外,也提供專業且安全的烘焙空間,並結合澎湖的特色食材如仙人掌,製作甜點與零食,除了讓孩子認識在地的特色外,也滿足身心與成長發展的需求。
透過兩年多來的培力,協會媒合在地的專業師資、策辦成果活動,讓超過八成近乎零基礎的兒少,站上舞台;有一天,在家長前來據點接送孩子的過程,與協會的夥伴分享:「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有一天也可以站上舞台」,充滿愛與喜悅的言談中,令協會確信陪伴的價值,不僅能內化成為孩子的人際能力、自我認同,更能影響家長對於孩子的看法,再累也值得。
114年,持續辦理「音樂創作」、「手繪創作」、「流行街舞」、「烘焙手作」等課程,希望能鼓勵孩童表達自我,增強自我認同感。截至114年6月30日,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6,037人次。
自113年開始,新增「流行街舞」、「烘焙手作」等課程,除了活用協會在表演藝術的專長外,也提供專業且安全的烘焙空間,並結合澎湖的特色食材如仙人掌,製作甜點與零食,除了讓孩子認識在地的特色外,也滿足身心與成長發展的需求。
透過兩年多來的培力,協會媒合在地的專業師資、策辦成果活動,讓超過八成近乎零基礎的兒少,站上舞台;有一天,在家長前來據點接送孩子的過程,與協會的夥伴分享:「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有一天也可以站上舞台」,充滿愛與喜悅的言談中,令協會確信陪伴的價值,不僅能內化成為孩子的人際能力、自我認同,更能影響家長對於孩子的看法,再累也值得。
114年,持續辦理「音樂創作」、「手繪創作」、「流行街舞」、「烘焙手作」等課程,希望能鼓勵孩童表達自我,增強自我認同感。截至114年6月30日,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6,037人次。

▲孩子們將在地的食材融入甜點之中,富有趣味的同時還能夠深入認識澎湖。

▲ 在手繪課程中,孩子專注地運用不同色彩調配出多彩的顏色,完成心中所想的圖畫。

▲ 在地表演藝術的相關資源有限,協會盡可能提供專業的師資與設備,讓孩子親手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