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說明
累積服務人次2,430
位於桃園八德區的茄明社區發展協會,從陪伴社區長輩開始,到看見社區弱勢家庭(此地區之弱勢家庭多為中低收入戶、新住民等)的兒少需求未必有被回應,因此成立一個安全的兒少課後照顧場所,藉此陪伴地方的弱勢家庭兒少。希望提供給兒少照顧,也能讓家長安心工作,為家庭經濟來努力,並藉由經濟的穩定性,同步減少弱勢兒童成為「宅童或浮萍兒」的狀況。
兒福聯盟服務成果
協會因地緣關係緊鄰八德區茄苳溪,因此特別重視環境教育,希望孩子能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在兒福聯盟的補助支持下,協會開設了「水資源生態課程」,不僅讓社區兒少能親身學習相關知識,也提供孩子加入「茄明水環境巡守隊」的機會,實際參與維護溪流環境的行動。
另一方面,八德區擁有相當多的新住民家庭,但由於缺乏認識,孩子對新住民往往存在刻板印象。為回應此一需要,兒福聯盟協助協會開辦「多元文化課程」,帶領孩子重新了解新住民的文化背景,並從中培養更開闊的視野與包容力。透過這些課程,孩子逐步建立尊重與接納差異的態度。在 112 年間,相關課程即累積了 1,890 人次 的參與,且兒少出席率穩定。
進入 113 年,協會進一步連結桃園在地資源,開辦「茄明小農夫」課程,並與地方團隊「跟著農夫田裡鬧」合作。課程設計以社區農作園區為場域,帶領孩子認識農作物、生產方式、營養成分、飲食文化與烹飪方式。期望透過食農教育,幫助孩子更貼近土地與飲食的連結,並在生活中獲得新的發現與學習。該年度課程頻率調整為雙週一次,全年合作課程參與人次達 360 人次。
114 年,協會持續深化與「跟著農夫田裡鬧」團隊的合作,課程內容也進階至「農村的說話課」與「小農夫烹飪課」。在學習田野知識的同時,孩子被引導去向他人介紹與分享,藉此練習表達、建立自信並獲得成就感。截至 114 年 6 月底,相關合作課程已累積 180 人次 的參與。
另一方面,八德區擁有相當多的新住民家庭,但由於缺乏認識,孩子對新住民往往存在刻板印象。為回應此一需要,兒福聯盟協助協會開辦「多元文化課程」,帶領孩子重新了解新住民的文化背景,並從中培養更開闊的視野與包容力。透過這些課程,孩子逐步建立尊重與接納差異的態度。在 112 年間,相關課程即累積了 1,890 人次 的參與,且兒少出席率穩定。
進入 113 年,協會進一步連結桃園在地資源,開辦「茄明小農夫」課程,並與地方團隊「跟著農夫田裡鬧」合作。課程設計以社區農作園區為場域,帶領孩子認識農作物、生產方式、營養成分、飲食文化與烹飪方式。期望透過食農教育,幫助孩子更貼近土地與飲食的連結,並在生活中獲得新的發現與學習。該年度課程頻率調整為雙週一次,全年合作課程參與人次達 360 人次。
114 年,協會持續深化與「跟著農夫田裡鬧」團隊的合作,課程內容也進階至「農村的說話課」與「小農夫烹飪課」。在學習田野知識的同時,孩子被引導去向他人介紹與分享,藉此練習表達、建立自信並獲得成就感。截至 114 年 6 月底,相關合作課程已累積 180 人次 的參與。

▲ 結合東南亞文化的pizza製作

▲ 水資源生態課程

▲ 茄明小農夫課程—種植朝天椒

▲ 茄明小農夫課程—去到大溪摘洛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