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說明
累積服務人次22,011
協會於104年3月正式成立,強調青年行動與社會實踐,連結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的布農青年及有志於布農族文化發展的青年夥伴們,共同創造一個跨部落、跨氏族的公民組織,推動部落永续發展。本協會的宗旨之一,便是希望「把人找回來」,透過世代學習、傳承,共同延續部落生命力,展現當代部落新面貌的願景。 協會的「530文化教室」,因創辦人深感部落文化正逐漸產生斷層,兒少遺失布農族語,所以積極推廣布農文化課程,並結合傳統布農祭典,讓孩子透過親身體驗、生活化學習等方式,拾回對於布農族的認識與認同。
兒福聯盟服務成果
「530文化教室」曾與不少組織合作過,然而多數組織看重的是課輔及孩子的課業表現,對於530極力想扎根推廣的文化傳承課程則不予挹注。兒福聯盟自110年9月開始,培力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與協會成立之「530文化教室」合作,迄今提臺東延平鸞山部落的兒少「母語歌謠」、「文化祭儀」、「食農教育」、「課後輔導」等課程。至112年下半年度,因教學場域受颱風損壞,兒盟挹注「獵寮修建」費用,修復原先用於傳承兒少辦理祭典、文化活動的場域。自113年開始,透過「技藝與祭儀」課程,邀請部落耆老,主持布農族傳統祭典,更請聘投入文化復興的青年,教授兒少製作羌笛、弓琴等工藝,期待透過新舊世代交流,鼓勵部落兒少能學習並傳承布農文化。
孩子們專注的眼神,重拾對於布農族打獵文化的重視。
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原民的傳統智慧是如何運用自然素材。
孩子運用平時種植的小米與在地食材,製作成阿粨(A Bai)。
從竹子的切削開始,與部落匠師學習布農族的傳統工藝,。

孩子與部落的耆老、青年共同參與並學習布農族傳統祭儀。
組織未來計畫
期望在未來也能夠成為給予者,在經費、資源越趨穩定時,進一步培育扶持在地有心想投入兒少工作的組織,支持地方的發展,讓兒少相關資源愈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