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說明
累積服務人次4,039
協會致力將部落傳統農業轉型為特色產業,將觀光、生態、傳統工藝、餐飲旅宿及部落文化結合,提升生活品質及在地就業機會,進而穩定部落兒少與家庭。 據點中的老師提到,尖石距離市區交通距離遙遠,處於偏遠地區,缺乏兒少相關的社福資源,且因父母親多出外工作,孩子放學後時常無人照顧、接送,所以在據點尚未成立前,孩子課餘多於村內、溪邊遊蕩嬉戲,安全性令人擔憂,因此萌生了設立兒少服務據點的念頭,希望透過據點的陪伴,讓孩子可以好好長大。
兒福聯盟服務成果
兒福聯盟自 112 年 7 月 起與 新竹縣那羅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合作,結合在地豐富的泰雅文化,開辦「社區安全地圖」、「泰雅文化體驗」、「食農教育」及「青少年生涯探索」等兒少課程。課程不僅幫助孩子更深入認識自身的文化,也引導他們善用社區資源,並對未來的職涯與人生發展產生新的想像與選擇。112 年合作課程參與人次達 1,926 人次。
113 年,協會正式成立兒少據點,讓部落中放學後遊蕩、缺乏照顧的孩子有一個安全的空間,並獲得穩定的陪伴與學習。同時也延伸與深化課程內容,將「社區安全地圖」拓展至在地觀光與農業元素,期望孩子在認識社區的同時,也能對未來的發展有更多可能性的想像。113 年全年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 766 人次。
114 年,協會持續推展課程,並規劃「部落踏查-綠野仙蹤」、「鼓動泰雅-竹木跳樂」與「野菜學校-自然野趣」三套課程,持續穩定陪伴在地近 30 位學童。透過泰雅文化的融入,孩子們在食農教育、音樂與自然踏查中累積更多文化能量,並從中汲取力量,以面對外在世界的多樣挑戰。截至 114 年 6 月底,合作課程已累積 1,347 人次參與。
113 年,協會正式成立兒少據點,讓部落中放學後遊蕩、缺乏照顧的孩子有一個安全的空間,並獲得穩定的陪伴與學習。同時也延伸與深化課程內容,將「社區安全地圖」拓展至在地觀光與農業元素,期望孩子在認識社區的同時,也能對未來的發展有更多可能性的想像。113 年全年合作課程參與人次為 766 人次。
114 年,協會持續推展課程,並規劃「部落踏查-綠野仙蹤」、「鼓動泰雅-竹木跳樂」與「野菜學校-自然野趣」三套課程,持續穩定陪伴在地近 30 位學童。透過泰雅文化的融入,孩子們在食農教育、音樂與自然踏查中累積更多文化能量,並從中汲取力量,以面對外在世界的多樣挑戰。截至 114 年 6 月底,合作課程已累積 1,347 人次參與。

▲ 在社區地圖課程中,透過繪本讓孩子們認識在地物種的特色。

▲ 青春調飲師課程中,老師帶著孩子們調出健康又美味的飲品。
▲ 部落小小導覽員訓練,孩子說著自己部落的故事。
▲ 泰雅獵人課程,讓孩子練習打獵技術:射箭。
▲ 部落美食課程,透過野菜製作青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