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嘉義市區-嘉義市東區興仁社區發展協會 興仁社區發展協會民國85年由興村教會成立,多年來持續深化社區福利服務,尤其在兒少服務方面更是已有多位在地青年培養出的社工專業人員返鄉服務。原本據點以嘉義市孩童為主要服務對象,但其實協會地處嘉義縣市交界,為了打破原本縣市分隔造成的資源落差、回應在地需求,於113年7月開始與兒福聯盟合作包括「城市綠洲-食農教育」、「家鄉探索」;陪伴嘉義縣孩童,結合社區閒置空地與長輩一起進行稻米/葉菜種植、以遊戲式學習認識在地文化,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升兒少與社區的連結。 嘉義市
兒少增能 高雄大樹-高雄市大樹區統嶺社區發展協會 協會主要著重於社區關懷據點,兒少課照服務,社區產業發展等目標,並堅持三大理念-友善老人,友善兒童,友善動物。協會從109年起,開始提供社區內弱勢孩童課後輔導服務。服務對象以嶺口國小1到6年級經濟弱勢、隔代教養、父母外出工作家庭功能不彰的學童為主,提供課輔之餘,也媒合各方教學資源與物資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嶺口國小近七成的學生都受到協會令人心安的庇蔭。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為協會近年來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社區的每個人,包括孩子都能了解社區在地農作文化背景,進而產生更深的在地認同。 高雄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東達仁-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 協會位在台東達仁土坂部落,服務範圍為南迴四鄉太麻里、金峰、大武及達仁四個鄉鎮居民。協會組織工作成員大多為南迴在地青壯年為多數,希望透過地方的青壯年人力資源整合,提供長者、身障者及兒少相關專業服務,以「扶老攜幼」理念為精神導向,促使地方自立互助以及社會大眾支持的來提升偏鄉醫療照護及兒少教育環境資源。目前在兒少服務中共有5間方舟教室(大武鄉的大鳥、大武與達仁鄉的土坂、新化、森永),透過在方舟教室陪伴兒少成長,內容包含日常課業輔導,文化課程、多元活動等。 臺東縣
兒少增能 澎湖馬公-澎湖縣表演藝術推廣協會 協會創辦至今已16個年頭,由「一群大學生,一間小社辦」發起澎湖在地表演藝術的推廣,透過街頭巡演、校園活動、青年號召等形式,促進人、藝術以及澎湖的連結。開始營運兒少據點的源起,則是因為看見馬公市內,有許多的孩子因為父母親工作的關係,直至晚上八、九點,仍獨自留在便利超商或在街頭遊蕩,只為等待父母親返家。感受到兒少課後陪伴照顧的需求後,便於馬公市內設立公益的課後據點,結合協會在表演藝術方面的專長及資源,提供豐富的多元課程,讓孩子即便於放學後,也能接受有品質的陪伴。 澎湖縣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彰化社頭-彰化縣社頭鄉湳底社區發展協會 社頭既是襪子的故鄉,也有許多豐富的在地產業,例如芭樂、豆腐乳。湳底社區發展協會藉著社區產經銷平台大力推廣在地特產,並將收益持續挹注社會褔利服務。他們也非常注重兒少的參與,藉著動畫創作讓孩子學習如何說出他們視角的在地故事。自112年10月起,湳底社區發展協會跟兒福聯盟合作植物栽培及南海溪蟹生態教育課程,讓孩子學習並協助維護湳底社區土地與生態。 彰化縣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52.社團法人台灣拾穗社區服務關懷協會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51輯,以兒少增能為主題,來到新北市石碇社團法人台灣拾穗社區服務關懷協會 ✿ 2025.10.03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51.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51輯,以兒少增能為主題,來到嘉義水上的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 ✿ 2025.09.19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50.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協會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50輯,以兒少增能為主題,來到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協會 ✿ 2025.09.05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49.社團法人彰化縣梅鑒霧全人關懷協會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49輯,以兒少增能為主題,來到社團法人彰化縣梅鑒霧全人關懷協會 ✿ 2025.08.15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 ❱❱ 故事連載.48.高雄市桃源區高中社區發展協會 《陪伴孩子.培力組織》系列,與你分享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與合作的服務故事。第48輯,以社區認同為主題,來到高雄市桃源區高中社區發展協會 ✿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