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彰化竹塘-彰化縣竹塘鄉竹塘社區發展協會 竹塘社區發展協會地處偏鄉農村,當地和平老街(竹塘老街)有許多日治時期留下的巴洛克式立面街屋,後來因為人口外移逐漸沒落,但協會藉著閒置空間活化、老屋整修重新讓這些歷史建築煥發生機。竹塘社區發展協會自112年起跟兒福聯盟合作幸福滿塘社區文化課程,結合竹塘鄉的特產三白——白米、白洋菇、白雞蛋和在地古蹟,讓在地兒少重新認識他們的故鄉,也延續社區在保留這些在地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彰化縣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南將軍-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招募各領域人才從事公益活動,服務目標包括:運用資源照顧獨居老人、單親家庭暨弱勢族群之生活,並協助爭取婦幼各項福利、辦理弱勢學童之課後輔導與職涯探索與規畫。 臺南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南西港-社團法人中華小秀才教育學會 協會宗旨為協助政府進行社會關懷及家庭教育的工作。 目標包含: 協助政府推展兒童、青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婦女、低收入戶、原住民、外籍配偶、單親家庭、受刑人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等弱勢者之社會福利工作(如弱勢供餐和送餐、兒童課後輔導、身心障礙者照顧、老人照顧等),以及環境保護宣導教育、公害防治等事宜,和其他有關社會關懷服務及家庭教育之辦理及推廣事項。 協會臉書:https://reurl.cc/Nb58Gm 臺南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南楠西-社團法人小太陽關愛協會 社團法人小太陽關愛協會成立於107年,創辦人來自企業界,基於考量地區需要,於111年暑假成立小太陽關愛協會楠西弱勢兒少課後照顧班,並於112年成為台南市政府社會局楠西區唯一的兒童少年社區關懷據點。 小太陽於112年開始固定照顧在地有需求的兒少,透過晚餐和點心供給,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在課後照顧方面,除幫助學生完成學習和課業輔導以外,尚有以下課程: 1. 語言課程:英文閱讀和學習。 2. 藝術課程:提供書法、美術、鋼琴、直笛…等課程。 3. 品格教育課程:品格和生命教育課程。 4. 不定期體驗課程:配合農產產銷班上果乾製作課程、企業一日體驗課程…等。 協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7978745493 臺南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南官田-臺南市官田愛菱兒少關懷協會 臺南市官田愛菱兒少關懷協會,是由一群關懷在地兒少發展的在外遊子所設立,提供課後照顧及鋼琴、太鼓、縫紉等多元課程,來培養兒少藝術涵養,並避免兒少誤入歧途,更於112年9月開始,與兒盟合作,提供在地社區多元課程,期待兒少能認同自己故鄉和文化價值,進而強化家庭及社區功能。 協會臉書公開社團:https://reurl.cc/zp2aKy 臺南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新北新店-社團法人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 協會位於新店與烏來的交界處,照顧著龜山/烏來/屈尺地區的孩子。因為看到家長多要到市區去工作,且工時較長, 所以孩子們常在晚餐時間還看不到家長回來,協會成為孩子放學後的落腳處,不僅成為課後照顧的據點,也成為部落的共同廚房,以滿足孩子們的身心需求。 新北市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台東延平-社團法人Ibu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 本團隊目標著重在如何讓孩子能夠「以文化作為生涯發展之優勢工具」。因此,對應到組織核心的四項工作方法上,分別延伸出各階段的工作目標。一、共融-在地文化傳習:建立孩子與社群文化體系的連結,實際參與傳統生活情境,強化身體感與實務操作的經驗累積。在過程中增加對自身文化的自信,並找到與社會接軌的方式與定位。二、共學-教育課程培力:能夠提升自身文化知識的理解,進而將傳統族群精神內化成正向的生活態度與原則,並且轉換文化知識的學習,將所學概念融入具體作品的呈現,並延伸至個人生涯的看見與思考。三、 共生-社區事務參與:讓參與孩子能夠深入了解兩項領域職業的面貌,並且擁有基本技能,在未來生涯規劃中可以有更多明確的想像。透過多元互動培養自我覺察與目標實現能力,提升生涯目的感,並藉由技能學習增加社會競爭力。藉由在地學習加深與村落的連結,懂得運用現有資源進修,也能夠不忘根本,站在自己的文化優勢上發光發亮。四、共好-生涯網絡建立:圈起在地成長支持圈,營造「大手拉小手」的正向循環。能定期更新彼此近況,並分享傳承在部落深耕或出外求學工作的困境與解方,一起提升文化差異及社會框架造成的適應困難。 臺東縣
兒少增能 新北新莊-新北市家樂社區關懷協會 協會於107年成立。當初因為看見社區許多孩子缺乏陪伴和照顧,害怕他們在放學後流連街頭,因此有一群社區的愛心人士,發起了課後伴讀班的倡議,為這群兒少創造了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成立了家樂社區關懷協會。協會從課後伴讀班開始,陪伴孩子們完成回家作業,也提供營養晚餐讓他們回家不餓肚子;同時,也為孩子的父母定期做親職教育課程。自107年成立至今,服務累積超過6萬人次,一起陪伴孩子們和家庭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新北市
課後輔導 台南柳營-社團法人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 璞育文教,從未立案前到現在已經在地耕耘十年有餘,從偏鄉教育到農產行銷,一步一步從地方問題出發,並帶著學子、農民不斷解決學業與農產問題。 延續在後壁區及新營的璞育塾據點經驗,自112年起璞育塾進駐到台南柳營區的社區中心,與柳營區公所及社區一起合作共好,開辦柳營的課後照顧據點。 協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WpureCEDA/?locale=zh_TW 臺南市
兒少增能 嘉義水上-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招募各領域人才從事公益活動,服務目標包括:運用資源照顧獨居老人、單親家庭暨弱勢族群之生活,並協助爭取婦幼各項福利、辦理弱勢學童之課後輔導與職涯探索與規畫。 在嘉義水上,協會亦承接嘉義縣政府小衛星,提供兒少課後照顧,協會繼台南將軍區的據點與兒盟合作之後,水上據點亦於112年10月開始與兒盟合作,開辦戲劇療育等課程,提升兒少在地認同。 社團法人台灣愛延續協會(水上據點)臉書:https://reurl.cc/96dqpO 嘉義縣
兒少增能 澎湖湖西-澎湖縣社會福利關懷協會 主要推動兒少、婦女、銀髮、弱勢家庭及新移民家庭等社會福利關懷工作,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親職教育與家庭培力,推動長照服務,落實社區關懷,促進社會和諧為宗旨。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兒少、婦女、銀髮、弱勢家庭及新移民家庭等社會福利工作,並綜合政府及民間團體其需求,規劃辦理相關之活動與服務。協助並開辦親職教育講座、親職教育、成長團體及親子共學活動,促進家庭和諧,減少家庭問題之發生等。 澎湖縣
在地文化與族群認同 新竹北埔-南埔社區發展協會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發展協會於 1997年成立,為傳統的客家農村社區,致力發展友善環境推廣無農藥無化肥的農作。協會相信「教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2019 年看見在地孩子的需求,與在地人士共同成立了「穿山甲小隊」,開始陪伴在地學童的各項課程活動。透過體驗式學習活動增進孩子對在地的認同,活動內容包含自然探索、文化傳承、節氣相應的生活實作為主,也協助學童課後輔導。 新竹縣